开云新闻News
双赢洋县黑米有路子 →
kaiyun从1981年中国科学院科考队在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到现在的42年间,该县朱鹮保护成效显著,当初的7只朱鹮“开枝散叶”,野外种群数量已发展到7000多只。不仅如此,建立于该县兴隆岭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发展,呈现出“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4大国宝齐聚的生态奇观。 然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让该县很多产业发展受到限制,连续多年地方财政减收、农作物减产。如何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发展好经济,该县做出了许多探索。 2010年,该县瞄定有机农业这个绿色发展“擅长赛道”,选择有机产业作为破解生态保护与发展县域经济问题的方向,用一粒黑米拓出了产业振兴的新“稻”路。 该县按照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公园化发展路径,以发展有机农产品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西北最大的有机产业园,出台补贴有机认证费等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发展有机产业。 双亚集团就是该县绿色有机循环产业园区招引的一家有机生产企业。10月28日,在这家企业的包装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将有机黑米茶称重、包装。该产品以洋县黑米为原料精制而成,深受消费者喜爱。“黑米的价格其实是比较低的,如果不是加工成黑米茶这样的有机食品,销路比较窄。但现在公司已经开发出黑米食品、黑米饮品等8个系列69类产品,完全不愁销路了。”双亚集团研发总监周佳表示,如今有机食品销路好,农户种植黑米的意愿也大大提高。经过30年的发展,双亚集团已成长为集黑米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链化企业,同时集团还涵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产业孵化等产业,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这家企业已带动全县4000余名群众增收,其中脱贫户525户,实现了企业获利、农民增收的双赢。 在有机农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该县也存在过“有认证、缺科技”“有品牌、乏竞争”,有机农业发展目标、产品定位不清晰,规模效益不明显,技术创新链不齐全等问题。对此,该县组建了有机农业技术专家服务队和科技服务队,与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开展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基地,组建了全国首个专门从事有机领域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的有机(绿色)专家工作站,设立了中国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研究示范基地,为产业发展、品牌打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目前,该县已注册包括稻米、黑米酒等产品的“朱鹮牌”商标6大类50余种,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华老字号”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陕西省著名商标8个、陕西省名牌产品9个,基本实现了有机产品“名优”称号全覆盖,“洋县朱鹮生态有机品牌”以70。57亿元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 面对新征程、新阶段,该县将建设有机农业品牌作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努力推动农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让更多有机农业品牌强起来亮起来。